鮮竹筍采后生理研究進展
發布日期:2019-04-17 作者: 點擊:
鮮竹筍采后生理研究進展
呼吸生理
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Z重要的生命活動,影響耐貯性。采后竹筍生理環境變化,呼吸作用加強,加速了老化過程。
影響鮮竹筍呼吸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溫度,在一定的貯藏溫度范圍內,溫度越低,鮮竹筍呼吸作用越弱,但要注意不致產生冷害。不同的竹筍發生冷害的溫度有差異,一般來說,鮮竹筍的冷害溫度為0°C。室溫條件(20~30)°C下鮮麻竹筍采后的呼吸強度在貯藏過程中平均比低溫條件(2~4)°C高150%。
影響竹筍呼吸強度的因素還包括貯藏環境的氣體成分,處理竹筍所用的不同化學物質以及不同的處理方式等。低O2,高CO2,環境可抑制筍體的呼吸作用,降低呼吸強度。用O2處理可顯著抑制雷竹筍的呼吸強度,而0.05%的多菌靈和0.3% Vc+0.5%檸檬酸對呼吸強度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涂膜能造成低O,高CO2環境,從而抑制了筍體的呼吸。
竹筍采后木質化研究進展
竹筍木質化過程與細胞壁物質代謝有關,植物細胞壁化學組分主要包括纖維素、半纖維素、木質素、果膠多糖、細胞壁蛋白等。纖維素分子是由葡萄糖通過β-D- 1,4葡萄糖苷鍵組成的多糖,而木質素是由3種醇單體對香豆醇、松柏醇和芥子醇合成的復雜的酚類化合物。在細胞壁木質化過程中,木質素深入到細胞壁中,填充于纖維素骨架內,加大細胞壁的厚度與硬度。
在貯藏過程中竹筍因氧化和水分蒸
鮮竹筍的采后品質變化研究進展騰等因素的影響,都會失重,用魔芋多糖涂膜并于低溫下貯藏可有效阻隔竹筍與外界的接觸,使失重率減小。并且由于在貯藏過程中蛋白質的不斷消耗和分解,蛋白質總量呈下降趨勢,竹筍的粗纖維含量也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,而Vc的量在貯藏過程中卻成下降趨勢。
常溫下竹筍中的還原糖量要低于低溫貯藏的竹筍,竹筍在貯藏初期,總糖和還原糖的含量有所下降,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,由于淀粉和纖維素等多糖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大量水解,總糖和還原糖的量又開始增加,為正常的生理代謝提供能量回。
鮮竹筍貯藏保鮮技術研究進展
竹筍保鮮重點就是在貯藏過程中防止生理病害和降低生理活性,避免因生理活動導致的失水,組織結構老化,以達到保持竹筍的色、香、味、形的保鮮目的。
1. 低溫結合氣調貯藏保鮮
竹筍采后的氣調貯藏就是調整竹筍貯藏環境的氣體成分,造成低氧高二氧化碳環境,以抑制筍體的新陳代謝和微生物的活動,達到保鮮目的。聚乙烯袋內充氣體成分為2% O2,5% CO2,和93% N2的氣調袋裝去殼雷筍并于10°C下貯藏,顯著抑制了PAL和POD的活性及木質素和纖維素的合成,延長了保鮮期。類似的結果在毛竹筍的研究中被發現。
2.化學藥劑保鮮
在竹筍上使用的化學藥劑總的來說有3種:防腐劑、生長抑制劑和保鮮劑。用安喜培和亞硫酸鈉配制的固體熏蒸劑,并用聚乙稀薄膜包裝后在(1+0.5)°C下進行貯藏保鮮,可明顯地抑制笄活體的呼吸作用,減緩纖維素的增加,使筍體的老化受到明顯的抑制,保鮮期至少可達30d以上。
固體保鮮劑(含量為Na2SO325%+NaHCO30%+CaO 10% +35%大蒜抽出液),應用于帶籜毛竹筍,常溫下(10~15)℃可貯藏5周。液體保鮮劑(含量為2,4- D 1500mg/kg+BHT 700mg/kg+NaHCO3 10%及苯甲酸鈉700mg/kg), 常溫下貯藏帶籜毛竹冬筍可達7周。
3.涂膜保鮮
涂膜處理就是在筍體表面涂上一層高分子的液態膜,干燥后成為一層很薄很均勻的膜,抑制竹筍與空氣的氣體交換,從而抑制呼吸,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,延緩衰老;還能減少竹筍的蒸發失水,保持其硬度和新鮮度。從涂膜保鮮劑內部成分上來看,竹筍上應用的Z多的是殼聚糖和魔芋葡萄甘露聚糖。
采用魔芋涂膜與固體保鮮劑相結合的方法,并用聚乙烯薄膜包裝綠竹筍,貯藏于3°C條件下,則筍體老化受到明顯抑制,其保鮮期可達24d以上。用天然產物摩芋多糖和竹葉中的有效成分對綠竹筍進行涂膜處理, 并在3°C低溫下貯存也能降低木質纖維化程度,保持良好外觀品質四。用2mg/g魔芋葡甘聚糖+20mg/g殼聚糖+1mg/g亞硫酸鈉涂膜處理綠竹筍并貯存于5°C條件下,其PAL活性受到抑制,筍體失重率、呼吸強度和纖維素的生成都有所減少,故有較好的保鮮效果。
4.其他貯藏保鮮方法
微波處理,輻射處理,速凍處理以及硫處理(包括二氧化硫熏蒸和亞硫酸鹽處理)等方法都可以延緩竹筍的老化速度,達到保鮮的目的。